从医70年的老专家获省医师终身荣誉奖
信息来源:苍梧晚报
他,头顶的发丝已不见踪迹,两条浓眉却挺拔有力。日前,记者在他的家中,看到了一张荣誉牌匾,上面清楚地写着“授予孔宪东医师‘江苏省医师终身荣誉奖’。”今年94岁的孔宪东,是市一院心内科的老专家。这是他在前不久召开的全省医师节大会上获得的荣誉牌匾,开创了连云港市获此殊荣的先河。
出身贫民家庭的医学精英
1919年,孔宪东主任出身于一个贫民家庭,其父母都是自小在孤儿院长大的孤儿。经历了缺吃少穿、医药匮乏的年代,孔宪东自小就在内心深处坚定做医生,解除百姓疾苦的决心。
1940年,孔宪东读完高中后,开始师从美籍医师学习内科。从干护士开始,他做过临床检验,干过影像放射,当过助产士,掌握了各种内科疾病的诊治。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组织的关怀下,孔宪东到徐州医学院、南通医学院进行学习进修。10年磨砺、10年坚持,孔宪东实现了“成为一名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内科医生”的梦想,担任当时市公立医院第一任内儿科负责人。
他博览医书,学以致用,练就了一身真本领。在缺乏检查机器的年代里,孔宪东“望触叩听”,每一次诊断都精准无误。
上世纪70年代末,一位长期发热,治疗无效又查不到病因的患者,请孔宪东参与会诊。他通过胸部叩诊,诊断病人有胸水,用注射器从其胸腔中果然抽出了淡黄色液体,诊断病人患了结核性胸膜炎。经过对症治疗,病人的病情很快好转。
填补连云港市数十项技术空白
孔宪东回忆,1972年,他所在的科室收治了一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女病人,几度昏厥抽搐,药物不能缓解,病人危在旦夕。他当机立断,用刚学来的知识给病人安装了心脏临时起搏器,使病人脱离了生命危险。这也是我市首例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
10年之后,孔宪东大胆采用心脏电击除颤,挽救了一位频繁发作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花季少年。此外,孔宪东还在我市率先引进使用心电图机、X光机,率先开展应用人工气腹、人工气胸治疗结核病,并用腹膜透析治疗肾功能衰竭、心包穿刺、心律失常电除颤、安装心脏起搏器等技术,挽救了无数生命垂危的病人,填补了数十项市内技术空白。
医界常青树获终身荣誉奖
“我是一名医生,我的天职是救死扶伤。”孔宪东说,在他眼中,病人不分贫富贵贱。对待家庭贫困的农村病人,他不收分文诊疗费。只要病人需要,他无论身在何地,总是会及时赶到病人身边。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总能看到挂着铜铃的救护车带着他,深夜里奔波在连云港地区的各个医院,前去为重病人会诊。
孔宪东仍清晰地记得,1964年夏天的一个傍晚,他正在市郊医院会诊,突然接到医院电话说有一名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经抢救后仍然生命垂危。他立即乘车返回医院,半路上车突然抛锚了,他下车一路小跑。路上他的膝盖摔破了,仍坚持跑了3公里左右赶到医院。在给病人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后,患者终于转危为安,而他的双膝因未及时处理而发炎。
70年的从医生涯,孔宪东多次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江苏省劳动模范、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现在,年近百岁的孔宪东虽然已经退休在家,仍然像棵常青树,为解除病人疾苦而尽心尽责。面对“江苏省医师终身荣誉奖”,孔宪东淡淡一笑,“这是对我70年从医生涯的一种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