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最新资讯  |  通知公告  |  协会机构  |  专家访谈  |  协会刊物  |  专家咨询  |  书画巡展  |  关于我们
协会简介  |  协会动态  |  相关政策  |  会员机构  |  会员风采  |  养生有道  |  就医指南  |  健康商城  |  下载专区
欢迎访问:南京老年人才资源开发协会!  
工作动态  
最新资讯
通知公告
专家访谈
协会活动
会员天地  
养生有道
原创手札
书画巡展
会员风采
为您服务  
 政策查询
 专家咨询
 家庭急救
 就医指南
健康商城  
产品名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江苏省民政厅
 南京市民政局
 中国血疗网
新闻详情  

 

标题:由“点”及“线”到“面”做控血糖“高手”

关健字:
主要内容:

由“点”及“线”到“面”做控血糖“高手”

    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知道,控制血糖的关键就是要时刻监测血糖的变化,但究竟是每天都需监测还是偶尔为之?血糖平稳后还需不需要监测呢?

  为此,我们走访了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杨国英主任。他认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非常重要,过高会导致并发症出现,加快疾病的进程;过低会引发低血糖症,导致患者生命安全。所以控制血糖不但要注意“点”,更重要的是它的长期达标依据,也就是“面”的观察与控制。

  “点”不可少:经济而且实用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直接反映人体必需的基础血糖和从食物中摄取的血糖值,是糖尿病监测的两个不可或缺的“点”。糖尿病患者也习惯于测量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不过这种测量血糖的方法只能代表一个时间点的值,不能全面反映血糖的变化。况且,这两个“点”的值还容易受到肾上腺皮质激素、进食的种类和时间、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等因素影响。单纯靠这两个“点”的监测是不能完全避免血糖波动的。但不能否认的是,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监测是最切合实际也是最经济的常用方法。

  瑞恩糖尿病医院的杨主任提醒我们,控制“点”血糖要记住5678,也就是空腹保持在5.6毫摩尔每升,餐后控制在7.8毫摩尔每升,这就算是比较理想的了。

  “线”很重要:帮助确定治疗方案

  血糖不稳定引起的氧化应激反应是导致心、脑、肾以及大血管、微血管、神经等组织或者脏器损害和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共同土壤。所以,控制血糖不但要注意“点”,更要重视血糖波动这个“线”的变化。

  血糖监测中的“线”是指血糖在一天内的波动,临床上一般以测量血糖谱来观测血糖的动态变化。对“线”的监测可以帮助医生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进而起到有效控制血糖的作用。

  一般糖尿病患者在血糖“线”的监测是不用每天都做的。杨主任建议那些存在血糖波动和不稳定的患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每周做七段血糖(即三餐前和餐后后2小时以及凌晨3小时或临睡前血糖)的测试。这可以为全天血糖浓度的变化提供较好的评估,对判断夜间低血糖黎明现象等提供很大的帮助,并可用于指导糖尿病治疗方案的调整。

  “面”面俱到:预防并发症

  要使血糖长期达标,“点”和“线”的监测还是不够。必须通过观察血糖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来评估治疗效果。临床上对“面”的监测和评估可以通过糖化血红蛋白这个指标为判断依据。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全面反映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的控制情况,也能间接反映氧化应激对实质脏器的损害情况,以便控制血糖长期达标,从而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进一步减少或者延缓并发症的出现。而糖尿病的治疗,说到底就是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所以说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患者非常重要。

  据杨主任介绍,糖化血红蛋白一般控制在6.5%为宜,建议糖尿病患者三个月一次,到医院做一次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方便医生及时掌握血糖总体变化和调整治疗方案。

      另外,他还提醒糖友平时多注意血糖值在这方面的变化,根据这些变化来初步判定自己的血糖控制情况。他认为,“点”高而“线”正常的话说明平时血糖控制良好;“点”、“线”都高就说明控制不好;“点”正常而“线”偏高则说明在最近一次抽血前注意控制血糖,但是最近2到3个月的控制却不理想。 

(来源:成都晚报)

Copyright © 2004 jinqiu99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老年人才资源开发协会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地址:瑞金北村57幢506室 电话/传真:86535090,86663069 邮编:210004 [请你留言]

苏ICP备15011054号-1[您是 位访客]